新房價差異很大,看你會不會查,看你有沒有勤勞,還有臉皮夠不夠厚。
比如板橋,江翠北側可以從40萬至70萬,建商多半都不怎麼樣,景觀差異也沒有很大,縱使河景也是帶著高架橋,我假設這些都是實價真登錄,沒有(一定會有)AB約來拉高銀行貸款成數,那,你是閉上眼睛買,還是自我感覺良好?
交屋就漏水的高價建商不少,也有假住宅的一般事務所,更有登記部分樓層是坐月子中心( 啥啥!!! )的預售案,還有部分戶別是平價社宅的( 但你可能沒有察覺 ),這個世界的詭異局面還真多,如果你輕易上車,那就把世界當作是那個樣子的吧。
至於秒殺案,我倒是勤查登錄,也沒看到簽約的數量,如果你買的是二個月的紅單,那麼被黑吃黑的機會,頗高。
不要當房市的韭菜,被割的時候,你絕對是不敢嚷嚷的,這種韭菜,摔最慘。
就像有爛媒體一直說新竹漲很兇,十年漲四成,所以誘惑你上車,但你也不想想,台北都漲一倍了,你新竹只漲四成,那還不如十年前去擺台積電!而且這些聲稱會漲的新竹屋,根本就是爛屋一間,不只風水爛格局爛,還會漏水漏尿爆糞,一直喊漲,只是想掩蓋爛屋的事實。
不要碰那些被亂喊的東西。